人類的未來取決於地球的健康
在過去半個世紀裡,我們見證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。然而,人類活動構成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。

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統計,人類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和滿足物質消費需求,已透支消耗地球自然資源總量的50%。其中,森林面積減少了80%,煤炭的消耗量每年超過12億噸。資源枯竭對地球和人類的健康已造成嚴重損害,並將繼續影響我們的後代,甚至對環境、物種和人類的生存構成了根本性威脅。

環境與人類健康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,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環境、社會和技術的急速變化,共同給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必要的壓力,並加速了傳染病的傳播。因此,人類的未來將取決於能否確保地球的健康和恢復能力,我們必須改變思維模式,更加關注健康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。

在不威脅地球未來的情況下發展經濟,是否可行?企業必須嚴肅對待可持續性,並承擔起解決環境和社會問題的責任。在全體會議這一環節,來自不同領域的商界領袖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商界如何成為積極推動者,重新定義我們的足跡並提供資助,同時制定可持續發展議程。雖然企業社會責任並非解決全球面對各種問題的靈丹妙藥,但它確實能夠促進更美好的生活環境。

如何讓我們所居住的社區或城市更宜居、更具競爭力?人們對現代化生活方式的追求,迫使地球健康情況急劇惡化,而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感受到其後果。本次研討會,我們將定義宜居城市的標準,探討宜居城市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福祉,並確定哪些是創造和維持宜居環境必不可少的因素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將設法重新定義可持續發展城市,以便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。

黃土地基金成立於2001年,是一個香港非營利組織,起初致力幫助解決位於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土壤退化問題。隨後,黃土地基金的關注點轉移到教育領域,目前主力與教育工作者合作,為內蒙古有需要的學生以及河南省資源貧乏的學校提供支援。雖然內蒙古煤炭儲量豐富,仍飽受繁榮和蕭條的衝擊。河南省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iPhone製造廠,但仍常見驢車穿梭泥濘的鄉村小路。相對於富有活力的沿海區域,這些地方及其居民偏居中國貧困落後的一隅,當他們不斷努力追趕經濟發展的步伐時,他們的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?如何令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的社群?黃土地基金成員將根據他們定期走訪所觀察到的情況,就這一主題展開研討。

隨著急速城市化進程及加快社會轉型,我們在醫療衛生領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,同時也發現新機遇。在本次研討會上,我們的演講嘉賓將從制度,社會及技術角度,探討如何建立更好的醫療衛生防備機制。

我們尋求建立更可持續發展的未來。技術進步及創新是我們解決問題,提高生活、工作質素的有力工具。在本節小組研討中,我們將為各位展示初創企業是如何利用創新技術,重新定義生活和工作方式。我們的小組成員將分享他們的故事、計畫,以及他們渴望對地球和社區產生怎樣的影響。